学术分享

ACADEMIC SHARING

什么是光声成像?

What is photoacoustic imaging?

        在探索人体奥秘的过程中,科学家们不断寻求创新的成像技术,以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微观世界。光声成像(Photoacoustic Imaging, PAI)正是这样一项革命性的技术,它结合了光学和声学的优势,为我们打开了观察生物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新窗口。

原理探秘

        光声成像的基础源于1880年亚历山大·格拉汉姆·贝尔的偶然发现——光声效应。当组织受到脉冲激光照射时,其中对该波段光吸收较强的色团(如,血红蛋白、黑色素、吲哚菁绿等造影剂)会吸收部分光能并转化为热能,引起局部的温度升高(mK 量级)和微小的热弹性膨胀。这种瞬时的膨胀会产生压力波,即超声波,向周围介质传播。通过捕捉和分析这些超声波,我们可以重建出组织内部的光吸收分布图像,这就是光声成像的基本原理。

光声成像原理

技术优势

        光声成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同时提供高对比度和深穿透力。传统的光学成像受限于光的散射,通常只能在毫米级别的深度上获得清晰图像;而超声成像虽能深入组织内部,但对比度较低。光声成像则巧妙地结合了两者的优点,不仅能够达到厘米级别的成像深度,还能保持细胞级的分辨率,使得深层组织的精细结构和功能信息得以呈现。

应用领域

      光声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。以下是几个主要应用方向:

  1. 肿瘤研究:肿瘤早期筛查、诊断,评估肿瘤的血氧水平,监测治疗反应。

  2. 心血管研究:评估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状态,监测血管壁的变化,以及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。

  3. 药物代谢研究:跟踪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,评估药物疗效。

  4. 基因表达与干细胞研究:监测特定基因的表达模式,研究干细胞的行为和分化状态。

  5. 感染与炎症研究:识别感染区域,监测炎症反应的动态变化。

  6. 神经科学研究:研究脑部结构和功能,评估神经元活动。

未来展望

        光声成像作为一项新兴的成像技术,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,在理论层面已趋于成熟,并于近年开始向临床转化。随着成像速度、分辨率和深度的不断提高,以及成像设备的小型化和成本降低,光声成像有望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控的重要工具。

滚动至顶部